中药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所以说也备受大家的认可,但是在熬中药时,有些人因为缺乏经验就出现了煮糊的现象,煮糊之后的中药千万不要喝,因为很有可能会造成副作用,而之所以中药会煮糊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比如说水量较多熬煮的时间又或者是没有注意火候等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的人都在服用中药,中药确实比较温和,对人体不会造成副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人可能熬煮中药出现煮糊的现象,此时也就会出现难闻的味道,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药效,那么中药糊了还能喝吗?
一、中药糊了还能喝吗
中药煮沸后,其药用性能会发生变化,有的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果继续服用,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相反,例如,刺五味子具有缓解体表症状、驱风、透皮疹的作用,如果煮得太久,它的活性成分就会蒸发,会失去缓解体征的作用,产生止血作用。例如,有些药物经常被用来促进血液循环,本身可以止血,效果正好相反。
二、中药煮糊有哪些原因
1、水量较多:过多的水会延长煮沸时间,是不宜长期煮沸的药物失效。而且,太多的汁液会使病人不可能喝下去,药物的活性成分太少,不容易煮沸,特别容易煮沸,中药煎煮前,最好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最好把它浸泡在1-3厘米,大剂量或易吸收药物松动可适当增加耗水量。
2、煎煮时间:普通的汤可以在大火中煮,然后在温和的火中煮半小时左右,但是如果是芳香类的药物,那么最好不要长时间的煎煮,一般的药可以煮15-20分钟。
3、注意火候:很多人都知道中药肯定需要煎煮,但是在煎煮时必须要控制火候,最好是在40分钟到60分钟左右,那么效果才比较好。在此期间,应搅拌2-3次以防止沸腾,不应该就任由它在边上熬煮,否则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烧糊的现象,影响到了它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