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份
兰索拉唑。
分子式:C16H14F3N5O2S
分子量:369.36
功能主治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
用法用量
服药时可以将药片置于舌上,用唾液湿润并以舌轻压,崩解后随唾液吞服。也可以水送服。...
药理作用
对基础胃酸和所有刺激物所致的胃酸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明显优于H2受体阻滞剂。一次口服30mg,可维持作用24小时。对胃蛋白酶有轻中度抑制作用。可使血清胃泌素的分泌增加。对幽门螺杆菌(Hp)有抑制作用。单用本品虽然对Hp无根除作用,但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Hp的根除率。(其他内容详见说明书)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需事先判断治疗的益处超过危险性时方可用药。[动物实验(大鼠)表明胎仔兰索拙唑血药浓度高于母鼠。兔子实验发现口服30mg/kg/日兰索拉唑,使死胎率增高。另一项大鼠实验发现兰索拉唑(50mg/kg/日),与阿莫西林(500mg/kg/日)和克拉霉素(160mg/kg/日)联合用药,随着对母鼠毒性作用的增强,对胎鼠发育的抑制作用同样增强。]本药不适于哺乳期妇女服用,如必须服用本药,立停止哺乳。[有动物实验(大鼠)报道兰索拉唑可以转移至母乳中。]
儿童用药:对儿童用
不良反应
本品批准前临床试验2295例中,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者349例(占15.2%),上市后药品使用调查的(到2002年3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复检结束为止) 6260例中有138例(占2.2%)出现不良反应。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辅助治疗:本品批准前在日本的430倒患者和国外548例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分别出现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分别为217例(占50.5%)和197例 (32.7%)。下面列出上述调查及其它自发报告等观察到的不良反应。
重要的临床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全身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等)(<0.1%),偶有休克(<0.1%)。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0.1%)、或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可能出现(0.1%-<5%)。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黄疸、伴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等的严重肝功能障碍(<0.1%),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
中毒性表皮坏死(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Stevens-Johnson症候群(皮肤粘膜眼症候群)(<0.1%)。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根除幽门螺杆菌服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时可能出现严重结肠炎伴有血便,如伪膜性结肠炎(0.1%)。如出现腹痛和腹泻,应采取立即停药等处置。
间质性肺炎(<0.1%)。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音异常(捻发音)等,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停药,给与皮质激素等处置。
可能出现问质性肾炎(发病频率未知),在一些病例中引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须密切注意肾功能检测值(血尿素氮、肌酸酐等的升高),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服用兰索拉唑口崩片并采取适当措施。
其它不良反应: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