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搏吃哪些中成药比较好
早搏是心律失常,相当于中医心悸的范畴。心悸的形成往往与心血不足、心阳虚、饮水内停和充血阻滞有关。心血不足通常由饮食不规律引起,饮食不规律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被动性,服用归脾丸。心阳虚通常是由于长期治疗心脏病导致阳气虚弱,不能温心脉,吃桂枝汤所致。饮水内停是脾肾阳虚所致,饮水不畅导致致病因素过多,故食用苓桂术甘汤。
副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中医科
回答时间 2022-08-30 06:52
-
少气懒言吃什么中成药呢
出现少气懒言的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注意检查是否有气虚。如果气虚,很容易引起这种症状,必须及时检查是否有抑郁症,一般根据病情服用,口服补气药可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如果有抑郁症,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在饮食上,要多注意规律饮食,不要生冷、油腻,不要暴饮暴食,吃一些山药、薏仁、小米、大米、莲子肉、龙眼、陈皮等健脾食品。重症病例可以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治疗。
副主任医师 |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 内分泌科
回答时间 2022-08-30 07:05
-
气血虚头晕耳鸣如何用药
气血虚头晕耳鸣症状病人是以虚证问题为主,病人会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等症状。可以选择补气血、清利头目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归脾丸等。建议还是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定期随访。以上知识仅供参考,希望对病人有所帮助。
副主任医师 | 中日友好医院 | 中医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30 06:20
-
脾胃虚寒的慢性咽炎如何用药
临床上对于脾胃虚寒的慢性咽炎常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常用的方药有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桔梗,陈皮,半夏,涪陵等中药,对于咳嗽痰多泛吐清水者宜选用干姜、制半夏、陈皮、茯苓以温胃化湿、消积祛痰,对于泛酸者可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煅瓦楞子以制酸和胃,若有胃脘冷痛者或伴呕吐者可选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
副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30 05:48
-
脾胃不和吃哪种中成药有哪些
针对于脾胃不和患者还需要注意适当的遵医嘱应用一些中成药物或者中草药物进行调理,具体需要结合临床。需要根据自身的体制情况,适当的选择到中医科进行就诊,包括人参健脾丸归脾丸等等进行使用,具体需要结合临床。平时需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饮食卫生出现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主任医师 | 邯郸市第一医院 | 神经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29 23:11
-
安神助眠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
安神助眠药物没有“最好”说法,要在医生辨证施治的原则下治疗。如益气安神片、安神温胆丸、乌灵胶囊、归脾丸等。1.益气安神片:主要由五味子、黄芪、首乌藤、党参等组成。具有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临床可缓解乏力、气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2.安神温胆丸:主要由制半夏、枳实、远志(制)、陈皮、竹茹等组成,具有和胃化痰、安神定志的功效。临床可缓解心悸、易受惊吓、胸闷、烦躁、失眠多梦等症状。3.乌灵胶囊:有清心化痰,养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烦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状。4.归脾丸:主要由党参、白术(炒)、炙黄芪、茯苓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临床常缓解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洎头晕,肢倦乏力等症状。需注意,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盲目使用药物。
副主任医师 | 中日友好医院 | 中医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29 23:04
0 视频
70 资讯
338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