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胃酸胃疼吃什么药
一般会给予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药等药物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铝碳酸镁、果胶铋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如果患者有反酸、恶心的情况,可以给予适当的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同时服用助消化的药物,如健胃消食片、保和丸等。药物的服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擅自服用药物。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25 14:23
-
慢性胃炎吃什么中药好根治吗
服用中药保和丸、人参健脾丸来治疗慢性胃炎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增多减少会发生反胃吐酸水的情况,特别适合治疗浅表性胃炎和脾胃失和引起的胃炎疾病。慢性胃炎属于是长期性的疾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要根据病情程度来选择药物。
副主任医师 |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25 13:47
-
胃反酸没食欲吃什么药
胃酸食欲不振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以下几种药物:1、可选择西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导致食欲不振,常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反流性胃炎等。治疗以抑酸药物为主,可选用奥美拉唑、大溪片、西咪替丁等药物。2、可选用中药治疗。中成药缓解胃酸和食欲不振的药物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枳实导滞丸或乌梅丸等。3、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抽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吃绿叶蔬菜和粗粮,对缓解厌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25 11:08
-
脾胃不和吃哪些中成药比较好
脾胃不和表现为食滞胃脘症可用保和丸、香砂和胃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脾胃不和主要指因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脾胃不和常见原因为饮食停滞在胃部,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暴饮暴食或不卫生饮食,导致饮食停滞、打嗝出酸腐之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可选用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保和丸、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有时候,工作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则也可引起脾胃不和,这类病症多表现为腹胀、腹痛等。此时,可选用香砂和胃丸进行调治。香砂和胃丸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等功效,但不适用于实热证胃病患者。
副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中医科
回答时间 2022-08-25 09:51
-
小儿润肠通便药物有哪些
孩子便秘可以吃一些中成药,比如麻仁润肠丸、保和丸等等,适当配合肠道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饮食上要多给孩子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补充水分,有助于软化大便,加强运动以促进孩子的肠道蠕动。
副主任医师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儿科
回答时间 2022-08-25 09:51
-
什么中草药能治小儿腹泻
可以遵医嘱服用保剂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药物来进行治疗,通常是因为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原因导致的,需要服用有化气消食以及解表散寒效果的药物改善症状。也可服用保和丸来进行治疗,在用药期间不要吃生冷和寒凉性的食物。
副主任医师 |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 儿科
回答时间 2022-08-25 08:29
-
胃炎吃药效果差用肚脐贴管不管用
你有胃炎的症状,不知道用的是那种肚脐贴,一般肚脐贴对胃炎,肠炎等也有治疗效果的,你可以治疗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不过你胃炎是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形成了,治疗也是需要较长时间才会慢慢好转的。你平时可以服用些奥美拉唑,配合些莫沙必利等药物治疗,也可以服用中成药,比如山楂丸,保和丸,或者服用中药开胃健脾的方法来调理,会慢慢好转的。有条件的话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副主任医师 |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25 08:11
-
鼻窦炎排脓最快的药 鼻窦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鼻窦炎的病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鼻窦炎口服液来进行治疗,也是可以通过服用其他消炎以及抗生素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的。患有鼻窦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感冒,也是可以通过鼻内窥镜的手术来进行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的。
副主任医师 |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 耳鼻咽喉科
回答时间 2022-09-27 09:30
-
脾胃不和吃什么中成药
脾胃不和有多种原因和症状,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包括保和丸、香砂和胃丸、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脾胃不和主要指因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脾胃不和常见饮食不节,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暴饮暴食或不卫生饮食,导致饮食停滞、打嗝出酸腐之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可选用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保和丸、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劳累和思虑过度也可引起脾胃不和,这类病症多表现为腹胀、腹痛等。此时,可选用香砂和胃丸进行调治。香砂和胃丸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等功效,但不适用于实热证胃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脾胃不和的症状表现不同,治疗方法和用药也不同,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使用药物,防止延误病情。
副主任医师 | 中日友好医院 | 中医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30 17:47
0 视频
48 资讯
182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