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食管反流病用什么中药好
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在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时,应该以和胃化湿,清火降逆,抑肝扶脾为主,同时需要配合龙胆泻肝汤、平胃散的中成药进行加减。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比较常用的药有三九胃泰等中成药。
副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中医科
回答时间 2022-09-06 09:42
-
痰湿咳嗽吃哪些药较效果好
痰湿咳嗽是有分类的,痰湿咳嗽主要是因为脾虚产生痰湿,痰湿上染肺,阻滞肺气,从而导致咳嗽。如果吃中药汤剂,最好还是二陈汤、二陈平胃散、三子养志汤等,可以起到很好的燥湿化痰,行气止咳的作用。病情稳定后可口服六君子丸作调理、星苏二陈丸标本。中成药也可口服橘红痰丸。
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呼吸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9-06 07:30
-
坐月子胃疼能不能吃药
坐月子时出现胃疼的情况,首先要注意不能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如果胃疼的症状较轻,可以口服红糖水温胃散寒;如果疼痛较重,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如必须服药,注意服药期间不要喂奶。
主任医师 | 赣州市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9-05 21:23
-
治疗脾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在临床上能治疗脾胃湿热的中成药比较多,包括葛根芩连汤、平胃散以及茵陈蒿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1.葛根芩连汤:属于中药制剂,具有解表清热作用,对于因热症而引起的口干舌燥以及喘息、出汗、舌苔发红等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也可用来治疗因脾胃湿热而引起的急性肠炎、急性痢疾。2.平胃散:本品具有除湿作用,可以燥湿运脾,从而改善脾胃湿热后引起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口淡无味以及肢体沉重、神疲力乏等症状。3.茵陈蒿汤: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还能退黄。如是因脾胃湿热而导致黄疸增高,或是面部颜色发黄以及身体发热等症状,都能起到辅助治疗效果,还可有效改善小便短赤以及大便不爽等。
副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中医科
回答时间 2022-09-02 05:53
-
去除体内湿气的中成药有什么
如果是体内湿气比较重,我们可以采用益气健脾燥湿化湿的中药进行调理,可以考虑藿香正气液,五苓散,参苓白术散,平胃散等等进行调理治疗,具体的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主任医师 |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 中医科
回答时间 2022-08-31 19:47
-
去脾胃湿热的中成药有什么
脾胃湿热,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外界感受的湿热邪气,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脾气虚弱,郁久化热。治疗脾胃湿热,常用的是甘露消毒丹,清热祛湿颗粒,连朴饮,平胃散等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服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31 19:26
-
脾虚胃热有哪些中成药
出现脾虚胃热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或清胃散调理身体。脾虚胃热可以通过使用健脾益气或者是清胃降逆的药物来进行控制病情,可以选择半夏泻心汤来进行改善,能够很好的改善胃火旺的情况。脾虚胃热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生活中也要多吃一些散文纤维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可以喝一些酸奶促进肠道蠕动,也可以缓解便秘的情况。
副主任医师 | 中日友好医院 | 中医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31 18:38
-
养胃护胃的中草药有哪些
在临床上用于养胃的中药非常多,比如白术、砂仁、党参、茯苓、木香、黄芪等。另外,临床上还有很多的中成药也有很好的养胃的功效,比如平胃散、香砂养胃丸、养胃舒颗粒、木香顺气丸等。但是在服用上述中药或者服用中成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相对来说胃病的治疗比较复杂,很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情绪、饮食、外邪等因素,在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去选择适当的药物去调理。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 消化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31 18:06
-
男性肝胆湿热的症状如何用药
肝胆湿热症状需要清利湿热,清肝利胆。可选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比如连朴饮,茵陈蒿汤,龙胆泻肝丸,六一散,平胃散,肝胆双清颗粒等等,需要依据具体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进行调理。必要时到医院看一看,做一些检查,看看有没有黄疸。以上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希望对病人有所帮助。
副主任医师 | 中日友好医院 | 中医内科
回答时间 2022-08-31 15:44
0 视频
56 资讯
126 问答